互联网导师张学宁讲师课程行吗
2025/09/09

品牌营销已不再是单纯的广告投放,而是围绕 “用户心智占领” 展开的系统化工程。无论是初创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破圈,还是成熟品牌借助情感营销巩固地位,成功的品牌营销都需在 “传递 - 场景渗透 - 信任构建” 的全链路中,让品牌成为用户的 “优先选择” 而非 “备选方案”。数据显示,2025 年注重情感连接的品牌,用户复购率比单纯强调功能的品牌高 62%,其中通过场景化营销触达用户的品牌,心智占有率平均提升 48%,这意味着零散的营销动作已无法满足需求,系统化的品牌营销体系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。

精准锚定用户需求,是品牌营销的起点。消费者选择品牌的背后,往往隐藏着 “显性需求” 与 “隐性期望”:购买护肤品的用户,显性需求是 “保湿抗老”,隐性期望可能是 “使用时的愉悦感”“品牌传递的精致生活理念”;选择母婴产品的家长,显性需求是 “安全无”,隐性期望是 “品牌带来的育儿安心感”。某国产护肤品牌通过用户访谈发现,25-30 岁女性用户在抗初老需求外,更在意 “护肤品能否融入晨间 10 分钟快速护肤场景”,于是推出 “精简抗初老套装”,搭配 “一步激活多重功效” 的宣传,产品上市首月销量突破 50 万件。挖掘用户需求需结合数据工具与人文洞察,通过电商评论分析、社交媒体话题监测捕捉显性需求,借助用户深度访谈、生活场景观察挖掘隐性期望,避免陷入 “自说自话” 的营销误区。

差异化品牌定位是突破竞争的核心。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,模糊的定位会让品牌迅速被淹没:奶茶赛道有数千个品牌,喜茶凭借 “灵感茶饮” 定位,通过 “芝士奶盖” 这一差异化产品,将品牌与 “高端、创意” 绑定;元气森林以 “0 糖 0 脂 0 卡” 切入碳酸饮料市场,精准抓住消费者 “想喝饮料又怕胖” 的痛点,3 年时间跻身行业前列。差异化定位不是凭空创造,而是基于市场空白与自身优势:某宠物食品品牌发现 “老年宠物专用粮” 市场空缺,结合自身在营养配方上的技术积累,推出 “7 岁 + 宠物关节呵护粮”,通过 “科学配方 + 情感营销(‘陪它慢慢变老’)”,快速占领细分市场。定位需避免 “大而全”,如 “高端品质、亲民价格、丰富品类” 的定位看似全面,实则让用户无法形成清晰认知,最终沦为平庸。

场景化营销是品牌渗透用户生活的关键。用户对品牌的感知往往发生在具体场景中,将品牌与特定场景绑定,能让用户在需求出现时时间联想到品牌。星巴克将 “咖啡” 与 “第三空间” 场景结合,通过门店装修、座椅设计营造 “休闲社交” 氛围,让用户想到 “约朋友小聚”“独自办公” 时,自然选择星巴克;某家电品牌针对 “租房人群”,推出 “迷你家电组合”,在营销中融入 “出租屋改造” 场景,通过 “小空间也能拥有精致生活” 的文案,打动目标用户,产品销量增长 200%。场景化营销需贴近用户真实生活:工作日早晨的 “通勤场景” 适合推广便捷早餐、提神饮料;周末的 “家庭场景” 适合推送家居用品、亲子产品;深夜的 “独处场景” 则适配零食、助眠产品。某零食品牌在深夜时段投放 “‘熬夜追剧,嘴巴不寂寞’” 广告,带动夜间时段销量提升 80%。